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、尘埃进行传播。病人在讲话、咳嗽、打喷嚏时可以从鼻咽部
喷出大量的含有病原体的黏液飞沫悬浮于空气中,被易感者吸入,即可造成传染。
还有可能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传播。

1.注意防寒保暖,随时增减衣物,避免受凉。人体受凉时,呼吸道血管收缩,
血液循环减少,局部抵抗力下降,病毒容易侵入。

2.多喝水。冬季气候干燥,空气中尘埃含量高,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,要多喝水,
让鼻黏膜保持湿润,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,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,净化体内环境。
3. 勤洗手,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,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。
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、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,
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,传染给健康人,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。

4.文明咳嗽、不随地吐痰。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清洁的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;
若一时来不及拿纸巾遮掩,可用手肘弯的衣服遮挡口鼻,因为病毒不容易在干燥的衣服上停留;
吐痰时,痰液用纸巾包好,弃置垃圾桶。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,以免传染他人。
5.学习、生活环境开窗通风,勤晒被褥,清除卫生死角。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%自然菌,
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。教室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,
其他教学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2-3次,尤其是寝室,在离开时一定要把门窗打开,
让阳光充分照射。

6.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,保持充足的睡眠,适量运动,平衡膳食。保证充足睡眠,
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;注意日常体质锻炼,提高身体的免疫力
和抵抗力,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;注意饮食、饮水卫生,少吃煎、炸、烘
、烤食物,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及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食物。尽量不到卫生
条件差,没有消毒设施的路边摊、小餐馆用餐。

7.免疫预防。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,如流感、肺炎、麻疹、流脑等。
8.疾病流行季节,尽量减少到人多拥挤、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,更不要到
传染病患者聚集的场所。不得已必须外出时,最好戴口罩。
9.早发现、早治疗。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检查,切忌不当回事,更不能自行服药。
如发现流行病患者应早报告、早隔离,主动采取居家隔离措施,防止校园内传播。
患呼吸道传染病的学生痊愈时,应开具有效的医学证明方可返校。

